從「舞林大道」看比賽型節目
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從「舞林大道」看比賽型節目

舞林大道是很不錯的節目。相較於星光大道等歌唱比賽節目是以選「明星」為主,以舞蹈為競賽項目的舞林大道比賽我認為更具意義。

星光大道的重點著重在個人歌藝上面,必須透過演唱不同風格的歌曲來展現自己歌唱的特質,但因為大都是演唱現有的歌曲,所以在很多層面上是被侷限住的。然而舞林大道的參賽團體,除了每個人本身的舞蹈底子,還要加上自己選音樂、組合、編排舞蹈,甚至是必須加入許多的創意元素到整個表演裡面,才會容易被評審青睞,而這一連串創意的呈現、安排及創作,就是比選秀的星光大道要來的有收看意義的地方。

看舞林大道,我可以看到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意表演,也可以聽到更多廣泛的音樂類型結合在裡面,無論聽覺視覺或創意,都可以刺激到腦中的細胞,也會有些不同的靈感被激發出來。

或許這是項目的關係,歌唱要比舞蹈多元,是比較困難的,歌唱只是音樂中的一部份,而舞蹈卻包含了音樂和肢體的大範圍。

類似這樣項目的比賽當然是越多越好,比賽對於在圈子中努力的人可以是種鼓勵,可以成為目標,可以和同好交流,可以刺激該文化或產業的水準提升。只是比賽除了獎金獎品外,最重要的可以說是評審方式了,評審和評審方式的好壞也可以作為該項比賽是否夠水準,夠具權威性的指標。但是只要是有「人」在當評審,不管是評判總和或是投票方式,都是無法絕對公平,因為即使是投票,也有可能有「綁樁」或是「人情」的狀況發生。至少,評審投票人數越多,少部份不公平對比賽最後結果的影響會越小,別讓結果掌握在少數人身上是最起碼的公平

日本的「極限體能王」是以關卡過關的方式進行,不需要評審,但是因為節目對比賽製作的用心,讓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選手,甚至是奧運得牌選手都願意前去挑戰,更確定該比賽在體能項目的水準及權威性。

我在想,或許也可以用樂器過關為比賽項目的節目出現呢?完全以技巧的演奏完成度來決定是否過關,只不過,最後闖關成功的人,只能代表他的技巧能力很強,而無法評判他的音樂性表現能力,要音樂性的評判還是需要評審的。但是我想即使如此,應該也會有看頭吧,技巧魔人也是會讓人驚艷的~

不拘時

曾於音樂製作公司從事幕後音樂製作、編曲、配樂、吉他彈奏與錄音,參與許多音樂專輯、廣告、活動、有聲書、節目音樂的製作。現為獨立音樂創作人/製作人/編曲/作者/時空膠囊音樂社負責人,發行出版多本吉他書/演奏單曲/專輯。(更多介紹...)

發佈留言